資料搜尋

:::

生活資訊

相關連結

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外國人在台生活諮詢服務網

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

study in taiwan

民俗節慶

農曆春節

春節氣氛以農曆正月初一到初五這段期間最為濃厚,民間俗稱「過年」,含有辭舊迎新之意,被視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。

農曆12月倒數第2日即「小年夜」。當天,每家每戶都會貼上「春聯」及「年畫」,藉以敬神祈福,有吉祥討喜之意。

農曆12月最後1日為除夕夜,闔家「圍爐」吃年夜飯。飯桌上有幾樣菜是必吃的,如「長年菜」代表長壽、「菜頭」代表好彩頭、「魚」代表年年有餘、「鳳梨」代表好運旺來、「元宵」則有財源廣進的意義。在吃完年夜飯後,長輩會發給晚輩紅包袋(即壓歲錢),有互討吉利、祈求平安的意思。

 

元宵節

農曆1月15日是元宵節,一般稱為「小過年」,是臺灣最熱鬧的大型傳統文化節慶。全國各地張燈結綵熱鬧地辦理燈會慶元宵系列活動,包括臺灣燈會、平溪天燈、臺東炸寒單、臺南鹽水蜂炮、臺北燈節及高雄燈會等,已成為最受國際觀光客喜愛的臺灣節慶。美國Discovery頻道「世界最佳節慶(Fantastic Festivals of the World)」節目曾來臺製作 "Lantern Celebrations" Taiwan 專輯,極力推薦臺灣燈會慶元宵系列活動為全球最佳節慶活動。

 

端午節

端午節與春節、中秋節並稱三大節日,因其由來和習俗,幾乎都和紀念戰國時期楚國詩人-屈原有關。端午節最普遍的習俗為「划龍舟」和「吃粽子」。據說早年屈原投江而死,人們為搜救他,紛紛駕舟楫在江面來回找尋,此後逐漸演變成龍舟競渡。

時至今日,划龍舟已是一項遍及海內外的觀光活動,全臺北、中、南各地(如臺北新店碧潭及基隆河、宜蘭縣冬山河及礁溪鄉二龍村、彰化鹿港鎮、高雄市愛河等),每年均有大型龍舟競賽,近年還擴大舉辦國際邀請賽,邀請國外朋友共襄盛舉。

包粽子習俗最初是為防屈原身軀被魚蝦啃蝕,人們於是在竹葉中裝進米食投入江中餵食江魚,傳承至今演變成一項普遍習俗。另有各種舊習俗在民間廣為流傳,如在門上懸掛艾草、菖蒲、榕枝等可以驅避蚊蟲、佩帶香包及飲雄黃酒能保平安等。

 

中元節

農曆7月俗稱「鬼月」,傳統習俗中從農曆7月1日凌晨起地府鬼門開到農曆7月29日鬼門關的這段期間,民間為祈求消災解厄、諸事順利平安,各地均舉辦大大小小的祭典,尤以7月15日中元節這一天達到祭典的最高潮。其中如基隆市政府舉辦的「雞籠中元祭」、宜蘭縣頭城及屏東縣恆春的搶孤,都是中元節重要的傳統習俗。

 

中秋節

在所有臺灣民俗節慶節慶中,中秋節是最富浪漫氣息的節日。由於正值秋季中旬,恰為農作收穫的時節,早期農家會在這一天祭拜土地感謝豐收、闔家團圓。一般人常以「花好月圓人團圓」來點出中秋節的內涵。

中秋節的活動大都與月亮有關,因此自古以來被視為拜月亮的節日,例如「吃月餅」意味團圓美滿。此外還有「吃柚子」的習俗,取「柚」與「佑」諧音,代表受月亮護佑之意。近年興起的中秋節活動是「烤肉」,在月光下與家人朋友齊聚一堂,也是一種團圓的象徵。

 

資料來源:交通部觀光局網站

 

更多節慶活動介紹:

*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,更多旅遊訊息在http://taiwan.net.tw *
回到至頂
鍵盤操作方式
使用鍵盤的操作方式
Alt+T

移至網頁主選單

Alt+S

移至搜尋區

Alt+C

移至主要內容區

Alt+L

移至左方選單